在这里先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
某乎有这么一个热点话题:为什么雷军这样一个羞涩内向的理工男,却能够屡次创业成功,开创好几番大事业?
内向和外向,和会不会和人打交道,完全是两码事。甚至,你知道么,有些人会故意的、系统性的打造内向的人设,就为了更好的「成事」。
博客天下:最痛苦的一次请人经历是什么?
雷军:我曾经找了一个硬件的负责人。那个人资历很强,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我一个星期跟他谈了5次,平均每次差不多10个小时,前前后后谈了3个月,一共谈了十七八次,终于说服了他。但在最后一刻,我问他,你要多少股份?他说无所谓。那一瞬间,我有点绝望。小米是一个创业公司,如果这个人不在乎我们的股份,只是要一份工资不错的工作,我觉得这个人不是我想要的,他没有创业精神。
这么能扯的性格你说他内向?知道雷总连夜说服高管的含金量吗?
说明提问的可能是一位涉世未深的人,会被最最外表浅层的东西迷惑,如果只看几分钟雷军的谈话或者发布会,确实会觉得有点点不善言辞的理工男。但只要稍微多一点观察就会发现,他只是不像一些销售类特质的大佬,如马云那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已,但绝对和羞涩内向没半毛关系。你稍微看下雷军的成长相关的信息,都不会得出雷军性格这样的结论。
雷军为何能屡次成功,他至少从大学阶段就展现了高人一等甚至几等的能力,前期是技术能力(但一个在读学生就能赚到不少钱,这种类型几乎不可能是内向了),中后期是对风口的判断,都是超级厉害,所以能成功一点不意外。要不然你再看看他的这些创业书籍?一个内向的人怎么能写出如此长篇大论,头头是道的书籍?
关于雷总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的看法和研究,其实雷总很早时候是写不少新浪博客的,到现在都能搜到他零几年的博文。雷总能对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说实话,真真切切靠的是自己对行业的分析以及做风险投资人时候,投资各种公司并参与其中获得的实打实的经验。不然也不会后面创办小米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各种非常有成效的规划。早期雷总不论是自己作为技术研发人员开发技术,还是面对微软和盗版的困境时候,自己去当销售卖软件,还有在金山时候各种新的尝试,包括但不限于什么金山毒霸,词霸,卓越网,金山游戏。做风投时候,凡客,YY,UC,这些公司从创业到走向巅峰,有的再没落。这都是雷总实打实投了钱,并实践出来的。这些宝贵经验,换做常人,早都可以说是试错成本巨大了。这些经历,其实也难怪雷总说当时迷茫的不行,基本上早期自己参与孵化的项目,即使在其他人眼里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也是非常不符合雷总自己的预期的。可以这样说。国内互联网这段历史,叫雷总一声互联网教父都不算夸大,完完整整的经历了国内当时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项目。举个例子,早期UC浏览器融不到钱,面临资金短缺,雷总知道后投了钱,UC的两个创始人是拉着雷总当UC的董事长的,雷总加入后,要求UC设立运营中心,把握客户的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数据量化,针对性的优化UC的功能,这种理念在0几年超前到什么程度。所以后面雷总创立小米,脑子里的剧本,跟开了上帝视角没什么两样了。什么项目能成,什么项目走不通,雷总都有经验。小米看重用户体验,重视用户建议这点,我觉得肯定也是有UC这方面的原因。
一天3万字,这是重体力劳动。网文作者强度都没这么大。所以成功人士第一条,精力充沛,远超常人。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读,我在这里祝大家顺风顺水顺财神,平步青云福临门,记得点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