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人说AI会抢走所有工作,我一开始觉得这肯定是夸张的。但仔细想想,农业、制造业这些行业早被机器取代了大半,现在连写代码这种“高智商工作”也开始用AI了。微软和谷歌现在有30%的代码都是AI写的,亚马逊还说接下来要裁掉一部分程序员。这说明AI确实开始动“高危岗位”了。
农业在1910年有1200万农民,现在只剩200万,但产量反而多了六倍。制造业岗位从1979年的近两千万降到现在的1280万,产值却翻了一倍。以前的电话接线员、裁缝、钉马掌的人,现在基本都没了。这些行业被机器取代后,人们发现效率反而更高了。现在AI开始学写代码、写广告、看病,可能程序员、文案、医生这些职业也会走同样的路。
有人觉得软件行业需求无限,程序员不会减少。但数据显示全球程序员数量可能在2030年左右到顶,之后开始下降。就像农业需要的人越来越少,但粮食还是够吃。AI能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比如亚马逊用AI省了4500个人的工作时间。医生那边,AI在诊断常见病时准确率比真人医生高15%以上,但很多医生还不信。
现在有些公司已经开始用AI替代人了。广告公司裁掉文案,改用AI生成内容;印度的客服中心用机器人接电话;连写代码这种技术活,AI都能搞定一部分。有人觉得这不可能,但1950年美国有35万电话接线员,现在基本全被机器取代了。那些觉得“我的工作太复杂”的人,可能和当年的裁缝一样,最后发现机器真能干。
资本家肯定喜欢AI,因为能省钱。以前工厂主用机器取代工人,现在老板用AI替代员工,成本更低。但普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工作机会变少。很多人其实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但还是想保住饭碗。要是AI真把大部分工作都抢了,大家可能得重新找活路,或者干脆不工作了。
最近有个程序员说,AI写的代码有时候比他自己写的还好。这说明AI确实能干技术活了。医生那边,AI看片子、写诊断报告的速度比人快,准确率也不差。律师写文书、查案例这些基础工作,AI也能帮忙。这些职业以前觉得“不可能被取代”,现在看来真有可能。
有人觉得AI再厉害也得人控制,但问题来了:如果一个20美元的AI工具就能干过大部分医生、律师、程序员,那公司当然会选更便宜的。就像农民用拖拉机取代马,工厂用机器人取代工人,AI现在成了新的“工具”。用AI的人能赚更多钱,不用的人可能被淘汰。
现在年轻人找工作更难了,AI又抢走了不少岗位。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得学AI不会干的事。比如创意、管理、复杂决策这些,AI暂时做不好。但这些领域竞争也会更激烈。有些人开始学怎么用AI工具,而不是和AI抢饭碗。就像以前工人得学会操作机器,现在得学会和AI配合。
农业、制造业的教训很明白:机器来了,工作机会减少,但产量反而更高。现在AI开始冲击脑力劳动,程序员、医生这些职业可能重复历史。资本家赚更多钱,普通人得想办法适应。要是AI真把大部分工作都包了,社会可能得重新考虑怎么分配资源,但现在还没人知道具体怎么弄。
AI现在能写代码、看病、写文案,成本还低。公司当然愿意用,员工只能被迫改变。以前觉得安全的工作现在也不安全了,就像当年的裁缝和电话接线员。未来可能大部分基础工作都被AI取代,剩下的人得做更复杂的事,或者干脆不工作。但具体会变成什么样,现在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