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编程网

分享专业编程知识与实战技巧

学习PLC没有那么难(plc学了有用吗)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然后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然而,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学习PLC似乎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尤其是面对众多的指令,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死记硬背的想法。但实际上,学习PLC并没有那么难,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么多指令,只要记住常用的几个指令,并培养工程师的思维,就能轻松掌握PLC编程。

常用指令,轻松掌握

PLC的指令繁多,但常用的指令其实并不多。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些常用指令,就能应对大多数的编程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LC指令:

基本逻辑指令

基本逻辑指令是PLC编程的基础,它们用于实现基本的逻辑运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逻辑指令:

  • LD(装载常开触点):用于从输入信号中读取常开触点的状态。例如,LD X0表示读取输入点X0的常开触点状态。
  • LDI(装载常闭触点):用于从输入信号中读取常闭触点的状态。例如,LDI X1表示读取输入点X1的常闭触点状态。
  • AND(串联常开触点):用于将一个常开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串联。例如,AND X2表示将输入点X2的常开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串联。
  • ANI(串联常闭触点):用于将一个常闭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串联。例如,ANI X3表示将输入点X3的常闭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串联。
  • OR(并联常开触点):用于将一个常开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并联。例如,OR X4表示将输入点X4的常开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并联。
  • ORI(并联常闭触点):用于将一个常闭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并联。例如,ORI X5表示将输入点X5的常闭触点与前面的逻辑结果进行并联。
  • OUT(输出指令):用于将逻辑结果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点。例如,OUT Y0表示将逻辑结果输出到输出点Y0。

这些基本逻辑指令可以组合使用,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控制。例如,我们可以使用LD、AND、OR等指令来实现一个电机的启停控制。

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用于处理时间控制和事件计数任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

  • TON(通电延时定时器):用于在输入信号接通后,经过预设的时间延迟后输出信号。例如,TON T0 K100表示定时器T0在输入信号接通后,经过100个时间单位(具体时间单位取决于PLC的设置)后输出信号。
  • TOF(断电延时定时器):用于在输入信号断开后,经过预设的时间延迟后输出信号。例如,TOF T1 K200表示定时器T1在输入信号断开后,经过200个时间单位后输出信号。
  • CTU(增计数器):用于对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输出信号。例如,CTU C0 K5表示计数器C0对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当计数值达到5时输出信号。
  • CTD(减计数器):用于对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减到0时输出信号。例如,CTD C1 K3表示计数器C1对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减到0时输出信号。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在工业控制中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定时器指令来实现电机的定时启停,使用计数器指令来统计产品的数量。

比较指令

比较指令用于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产生输出信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比较指令:

  • CMP(整数比较):用于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产生输出信号。例如,CMP D0 K10 M0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与常数10进行比较,如果D0的值大于10,则辅助继电器M0接通;如果D0的值小于10,则辅助继电器M0断开;如果D0的值等于10,则辅助继电器M0保持原来的状态。
  • ZCP(区间比较):用于比较一个数据是否在两个指定的数据区间内,并根据比较结果产生输出信号。例如,ZCP K10 K20 D0 M0 M1 M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与常数10和20进行比较,如果D0的值小于10,则辅助继电器M0接通;如果D0的值在10和20之间,则辅助继电器M1接通;如果D0的值大于20,则辅助继电器M2接通。

比较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指令来实现温度的控制,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启动制冷设备,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启动加热设备。

数据传送指令

数据传送指令用于将一个数据的值从一个地址移动到另一个地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传送指令:

  • MOV(数据传送):用于将一个数据的值从一个地址移动到另一个地址。例如,MOV K10 D0表示将常数10传送到数据寄存器D0中。
  • BMOV(成批传送):用于将多个数据的值从一个地址块移动到另一个地址块。例如,BMOV D0 D10 K5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到D4中的值依次传送到数据寄存器D10到D14中。

数据传送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据传送指令来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寄存器中,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移位指令

移位指令用于对数据进行移位操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移位指令:

  • SHL(左移位):用于将一个数据的值向左移动指定的位数。例如,SHL D0 K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向左移动2位。
  • SHR(右移位):用于将一个数据的值向右移动指定的位数。例如,SHR D0 K3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向右移动3位。
  • ROL(循环左移位):用于将一个数据的值向左循环移动指定的位数。例如,ROL D0 K1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向左循环移动1位。
  • ROR(循环右移位):用于将一个数据的值向右循环移动指定的位数。例如,ROR D0 K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向右循环移动2位。

移位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移位指令来实现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数学运算指令

数学运算指令用于实现数据的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运算指令:

  • ADD(加法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ADD D0 D1 D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和D1中的值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
  • SUB(减法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相减,并将结果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SUB D0 D1 D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减去数据寄存器D1中的值,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
  • MUL(乘法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相乘,并将结果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MUL D0 D1 D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和D1中的值相乘,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
  • DIV(除法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相除,并将商和余数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DIV D0 D1 D2 D3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除以数据寄存器D1中的值,并将商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将余数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3中。

数学运算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运算指令来计算流体的实时流量和累积流量。

逻辑运算指令

逻辑运算指令用于实现数据的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运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运算指令:

  • WAND(字与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进行逻辑与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WAND D0 D1 D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和D1中的值进行逻辑与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
  • WOR(字或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进行逻辑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WOR D0 D1 D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和D1中的值进行逻辑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
  • WXOR(字异或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据的值进行逻辑异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指定的地址中。例如,WXOR D0 D1 D2表示将数据寄存器D0和D1中的值进行逻辑异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2中。

逻辑运算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逻辑运算指令来实现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程序控制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用于实现程序的分支和循环控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程序控制指令:

  • JMP(跳转):用于无条件地跳转到程序的其他位置执行。例如,JMP P1表示跳转到标号为P1的程序位置执行。
  • CALL(调用子程序):用于调用子程序,并在子程序执行完毕后返回主程序。例如,CALL P2表示调用标号为P2的子程序。
  • RET(从子程序返回):用于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例如,RET表示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程序控制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程序控制指令来实现程序的循环执行和条件分支。

特殊功能指令

特殊功能指令用于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例如PID控制、PWM控制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功能指令:

  • PID(比例 - 积分 - 微分控制):用于实现对模拟量的精确控制。例如,PID D0 D1 D2 D3表示对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进行PID控制,并将控制结果存储在数据寄存器D3中。
  • PWM(脉冲宽度调制):用于实现对电机的速度控制。例如,PWM D0 D1 D2表示对数据寄存器D0中的值进行PWM调制,并将调制结果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点。

特殊功能指令在工业控制中也非常常用,例如,我们可以使用PID控制指令来实现对温度、压力等模拟量的精确控制,使用PWM控制指令来实现对电机的速度控制。

培养工程师思维,开启PLC学习之门

学习PLC不仅仅是记住几个指令,更重要的是培养工程师的思维。工程师思维是一种系统的、逻辑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LC编程。以下是一些培养工程师思维的方法:

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

PLC工程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电工电子基础、自动化原理、PLC基础等。因此,我们要学习电路分析、模拟/数字电路、电气元件原理、控制理论、PID算法、工业信号等知识。通过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从而更好地进行编程。

掌握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PLC编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编程前先拆解问题、分清模块、理顺流程。例如,在编写一个自动化生产线的程序时,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信号输入处理、逻辑判断、执行器控制、报警机制等模块,每个模块单独进行设计和调试,这样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和逻辑清晰度。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流程图、状态图等工具来将程序逻辑可视化,便于理解和调试。

学会模块化编程

模块化编程是PLC编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思路之一。我们可以把复杂的程序拆分成一个个小的程序段,每个程序段负责特定的功能。例如,电机控制、阀门控制、PID调节等都可以做成独立的功能块。通过这种方式,程序结构变得清晰,便于理解和维护。当某个功能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快速定位到对应的功能块进行修改,而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的程序。此外,模块化的程序也便于团队协作,不同的工程师可以负责不同的模块,最后再进行整合。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PLC编程语言有多种,包括梯形图(LAD)、指令表(IL)、结构化文本(ST)、功能块图(FBD)和顺序功能图(SFC)等。每种语言都有其适用的场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语言。例如,梯形图适合逻辑控制,结构化文本适合算法和复杂计算,功能块图适合构建程序框架,顺序功能图适合流程控制。通过灵活运用各种语言的优势,我们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的可读性。

注重项目流程设计

在接手一个新项目时,我们要先设计整个项目的流程,明确每一步的需求和实现方式。具体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功能拆解、流程图绘制和资源分配。通过这种方式,编程过程会变得有条不紊,即使项目中途需求发生变化,也能快速调整流程,而不会导致整个程序的重构。

培养故障诊断与排错能力

故障诊断与排错能力是PLC编程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能够找出代码中的错误,还要具备问题的前瞻性分析和实时监控能力,以预防潜在的故障并快速响应突发情况。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故障树分析法来预埋诊断逻辑,通过三级预警和故障链追溯,快速定位疑难杂症。

持续学习与实践

科技不断进步,PLC编程也在不断发展。我们要培养持续学习的精神,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的编程技术和方法。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编程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参加实际的项目,通过项目实践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出真知,开启PLC编程之旅

学习PLC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实践的方法:

搭建实验平台

我们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实验平台,使用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搭建一个电机启停控制的实验平台,通过编写程序来控制电机的启停。

参与实际项目

参与实际项目是提高PLC编程能力的最好方法。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实践经验。例如,我们可以参与一个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项目,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分析优秀案例

我们可以分析一些优秀的PLC编程案例,学习别人的编程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优秀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编程技巧和应用场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一些汽车制造、食品医药、能源行业等领域的PLC编程案例,学习他们的编程思路和方法。

总结

学习PLC没有那么难,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么多指令,只要记住常用的几个指令,并培养工程师的思维,就能轻松掌握PLC编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实践经验。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PLC工程师,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